穿上防護服,戴上口罩和護目鏡,隨時待命轉運發熱人員,這是近一個月虎蕊的主要工作。做為一名志愿者,她先后獲得“最美銀川人”、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等榮譽,面對疫情,她也不做旁觀者,勇敢地站到了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虎蕊在一家口腔醫院上班,看到志愿服務招募信息后,有醫護經驗的她就趕緊報名參與疫情防控工作,開始,她在銀川火車站做醫療服務,隨后又來到高速路出口站崗。一個月前,聽說需要運轉發熱病人的志愿者,她便來到銀川市第三人民醫院。
上崗之前,她接受了嚴格的培訓,包括隔離服的正確穿著、個人防護知識等,并熟悉了工作崗位和工作流程。“各卡點發現的發熱人員送到三醫院進行篩查,然后,我們在根據類別送往社區居家隔離,或酒店集中隔離,雖然輪流換班,但是每個人都要24小時待命。”虎蕊說,除了運轉發熱人員,還要開展人員信息登記核對、轉運車輛聯系、人員轉送對接,以及解答咨詢做好安撫工作,保證各類人員都能得到妥善安置。
由于防護服不透氣,過一段時間,虎蕊身上就出了汗,口罩里也生出潮氣,“那些在病房里穿著防護服的醫生護士太不容易了。 ”她首先先到的是一線人員。
“開始聽說我在運轉發熱人員,家人很擔心,我告訴他們,防護措施做的很到位,而且任何工作都得有人做,何況我也是一名醫護人員。”虎蕊告訴記者,慢慢的,家人理解了。
讓她高興的是,隨著疫情防控網的加強,工作量慢慢在減少,“穿上了這套防護服,就要奉獻我的一份力量,最大的愿望就是大家都身體健康,再也沒有人員需要運轉。”她說。
記者 肖夢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