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金鳳區長城中路街道寶湖社區,始終活躍著一群身穿紅馬甲,103名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開展志愿服務活動40余次,積極踐行新時代文明實踐“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默默奉獻,全力配合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入戶排查、設卡測溫、值班值守、心理疏導等工作,展現出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力量。
38歲的李嘉豪是寶湖社區普通居民,也是寶湖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志愿者。作為留守在銀川的一位農民工,2003年,他就在北京參加過“非典”防控志愿者,有著豐富防疫工作經驗的李嘉豪義無反顧的加入到防疫志愿者行列,每天第一時間來到小區門口的防疫登記點,認真核查出入人員和車輛信息,嚴守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他每天幫助小區做好消殺工作,耐心地對群眾講解疫情防控消殺工作的重要性,同時向群眾宣傳疫情期間,如何做好自身及家人防護的相關知識,同時奔波于超市與小區之間,為隔離居民代購生活物資,扔垃圾,代送快遞等。
“今天是我當志愿者的第45天,疫情不退我不退,做事情就要有始有終。”李嘉豪說道。
寶湖社區的文苑小區是一個無物業小區,疫情來臨,寶湖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發揮社區黨員、“雙報到”黨員及志愿者的作用,在小區門口成立文明實踐點,組織志愿者和黨員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金鳳區信訪局的黨員許石磊、王保軍、程國武及社區居民自發組成志愿者小隊每天在不同時間段到小區門口執勤,堅守在保護居民生命健康的第一線。
“實踐點就設在家門口,我們成立了志愿者小分隊,黨員、群眾一起上,積極參與到防控一線,守好自己小區的大門。”60歲的志愿者唐梅蘭說道。
寶湖天下黨員志愿者劉向才,積極加入抗擊疫情的志愿者隊伍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35歲的馬永衛、24歲的郭玥等志愿者們,日夜奮戰在防疫一線,組成一道亮麗的青春風景線。
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寶湖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發動志愿者積極開展共抗疫情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投身疫情防控一線,加強聯防聯控、群防群治,讓“志愿紅”閃耀在防疫一線。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們用自己的善心與愛心,堅守在保護居民生命健康的第一線;在點滴小事中,繪就了寶湖社區文明實踐最溫暖的底色。
記者 詹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