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綜合整理自城建設計,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8月7日,全國首條穿越黃河的供暖專用隧道——華電銀川“東熱西送”集中供熱項目穿越黃河隧道工程,在“初心號”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兩次穿越黃河大堤勝利貫通。
華電靈武電廠向銀川智能化集中供熱項目是落實寧夏自治區生態立區戰略,推進“綠色、高端、和諧、宜居”城市建設的一項重要基礎設施項目,主干線、支線全長約171km。
其中穿越黃河段盾構隧道,由隧道股份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設計,全長1838m。是寧夏自治區首條盾構隧道,也是國內少有的穿越黃河隧道案例。
“初心號”盾構開挖直徑9.05米,總長約132米,整機重量約1500噸,裝機功率3500千瓦。
據了解,盾構機“初心號”于今年4月份始發,央視新聞曾報道。此次掘進歷時133天,比計劃工期提前了半個月,創下國內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施工的速度紀錄。
為了滿足銀川市2018年實現集中供熱的需求,隧道股份城建設計集團項目團隊多次深入寧夏銀川工程現場,配合華電集團、鄭州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及時給出解決方案。
第一道支撐施工
第二道支撐施工
由于黃河穿越工程邊界條件復雜,隧道長距離穿越富水細砂地層和兩岸黃河大堤,局部覆土達30m以上,河東盾構接收井深達41m。隧道股份城建設計集團反復進行方案論證與優化,最終形成“河西側方形工作井整體始發+河東側超深圓形接收井”的總體方案。
工程采用外徑8.7m(內徑7.9m)盾構隧道,設置始發系統(包括始發井及敞開段)、接收井及圓隧道,采用整體式始發。
雪天施工
銀川“東熱西送”集中供熱項目是寧夏落實中央環保督察整改要求,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要民生工程。
該項目預計2020年建成投運,建成后可替代銀川市城區小鍋爐155臺,相當于每年減少城區燃煤量130萬噸、二氧化硫排放1.2萬噸、氮氧化物排放2萬噸、煙塵排放3.5萬噸。
歡迎大家
掃碼加入上海工地粉絲群,
獲取更多相關資訊及福利
(該二維碼8月15日前有效)